6. 腓利门书要道略解 第六讲
视频下载
音频下载
繁体PDF下载
简体PDF下载
腓利门书要道略解
第六讲
 
 
  「我虽然靠着基督能放胆吩咐你合宜的事,然而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现在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宁可凭着爱心求你,就是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母求你。他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我现在打发他亲自回你那里去,他是我心上的人。我本来有意将他留下,在我为福音所受的捆锁中替你伺候我。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愿意这样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他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在我实在是如此,何况在你呢!这也不拘是按肉体说,是按主说。」(腓利门书1:8~16)
 
基督徒要通情达理
 
  从第1-7节,保罗说了一段非常有感情的话(先用非常诚挚的感情打动、勾起腓利门跟他的友谊,在主里跟他同工的情谊),为腓利门祝福,又为他祷告,又夸奖他,然后才转到正题。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保罗给我们做了示范,我们跟弟兄之间彼此相交也要有这样的智慧,也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虽然我们是弟兄,传道人对弟兄,在彼此工作、情谊上多有关系,但也得要通情达理,在圣经里这叫通达人。每一个基督徒长大成人了,都是一个通达人。「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有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希伯来书5:12~14),所以一个基督徒的生命长进达到一个地步,他是通情达理的人。
 
  一个是情,一个是理,这两个东西一定得要通达,尤其是我们跟弟兄姊妹们交通要通情达理。第一,不能够矫情,拿着彼此的情感作为要挟,这是不行的。第二,要达理,理要说得通(通情达理)。有很多夫妻之间感情不好,就是因为他们的情不通、理不达。弟兄姊妹之间的感情不好也是这样,情不能通,理不能达,导致关系恶劣,感情不和,所以我们一定要通情达理。保罗在这封书信里所表明的就是既通情、也达理,处理弟兄之间的事务不可以蛮不讲理,也不可以一点情感都没有,薄情、蛮理,这都不行。所以我们追求、学习和读圣经不能越读越怪僻,越读人越孤僻,在与人相交时既不通情,也不达理。保罗(从第1-7节)所说的话都是通情,是在用情来打动人,述说两个人中间的情义,而从第8节以后所说的就是达理,只说理由,所以这里是情理,而没有法。
 
  大概宇宙之间、人与人之间一切的事务就是情、理、法。这里所说的通情达理,里面没有法,爱里面是不讲法的。讲情、讲理,与爱都有关系,而法就不是了,法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人情世故的,所以保罗在这卷书信里不是讲法的。比如旧约讲律法,「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翰福音1:17)而在新约里特别讲情和理,恩典就是情,真理就是理,所以通情达理是我们处世的最高标准。除了国家是要讲法的以外,家和教会都是讲理、讲情的,情可以通、理可以达,就是合宜。保罗这里说我可以吩咐你做任何合宜的事,希望大家记住,对于基督徒来说,所谓合宜的事就是要通情、要达理,而到了公家(到了国家),就要守法,这就是是情、理、法。
 
保罗宁可凭着爱心求情
 
  第8节以后的话「我虽然靠着基督能放胆吩咐你合宜的事」,我是使徒,你是基督徒,使徒从主得到使命,靠着基督,使徒有权柄可以吩咐基督徒。甚至于使徒有权杖,可以修理不合宜的一些东西,但是保罗没有这样,他只说「我可以靠着基督吩咐你做合宜的事」,这个合宜的事是通情达理的,「然而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不仅被囚,而且上了年纪,人总要让他三分,这是在理上。「现在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我不仅上了年纪,还坐牢,而且我又是使徒,其实我可以吩咐你做合理的事情。但是「宁可凭着爱心求你」,我不用使徒的权柄,也不依仗年纪老迈(卖老),也不是因为可怜(被囚),这些都不是理由。我都不依靠,我宁可凭着真正的爱心向你求情(求你),这一段话真的说得好。一个基督徒有好多宁可,宁折不弯,譬如我宁可坐监牢,也不能否认我的主;我宁可死,我也要承认我所信的道。宁可这两个字其实是非常非常坚定的。
 
  接下来保罗就说了,「就是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母求你。」我为一个人来求你,一提到阿尼西母,腓利门就知道了。阿尼西母是他家里逃跑的奴仆,曾经偷了一些东西,是个小偷,是一个奴仆,也可以说是个犯人了。按照他的行为说已经是个罪犯,若是腓利门报了官,就要通缉他了。所以保罗是为这么一个人求情,可是这个人跟保罗变成什么关系了呢?他是保罗在捆锁中(在御营中传福音)用福音所生的一个儿子,保罗为此才求腓利门。保罗在这里还特别的解释以前阿尼西母不信福音、不信耶稣才这么坏,而现在他信耶稣重生得救了,所以他才为阿尼西母求情
 
罪人得救,益处良多
 
  下面说:「他从前与你没有益处」,那是当然,他是个逃跑的奴隶,又拐带了一些东西走,使你受损失了,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现在他信耶稣了,他整个生命改变了。他从前的生命是个罪的生命,他在你家里犯罪,若他还没有改变,就是到我这里来他还是个小偷,与我也没有益处。他现在改变了,与你我都有益处,所以一个人的生命转变是大有益处的。一个罪人重生得救,一个坏人悔改,可以使许多人都得益处。我们中国有个故事,叫‘周处除三害’,周处原是一个地方上的恶霸,是一个坏人,人人因为他都担惊害怕,他是一个凶悍、不讲理的人。但后来周处改变了,他改变以后,变成造福一方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周处把另外两个害处也除去了。连他自己的改变和他除去的两个害处,使那地方平静了。所以叫除三害,连他自己也算一害。
 
  一个罪人得救就止住许多的罪恶,可以让人得许多益处,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传福音。传福音就是把一个罪人变成一个义人,哇!这个转变太大了。公约数算起来是非常大。就以我们自己来说,我们若从罪中转回,不知道要做多少好事,坏事都变成好事。所以阿尼西母一信主,保罗说:以前他对你没有益处,但如今对你我都有益处。不光对你我都有益处,他将来若转变成为一个大的、有用的 神的仆人,功能就更大了,就更不得了。所以一个人悔改得救,天上的天使都快乐,因为这转变的影响不知道有多大。我们要明白传福音的重要,所以阿尼西母一信主,把坏事变成了极好的事。让原本受伤害的,结果都得了益处。这是保罗说的,也是我们应当明白的。所以我们要带人信主,越坏的人,你越要带他信主,他若信了主,坏的变成好的。这影响力极大,许多人蒙福。
 
  接下来说,「我现在打发他亲自回你那里去」,他本来是逃跑的奴隶,不敢回去,保罗让他回去。他回去的时候,万一腓利门不饶恕他,再去告官,他会有生命危险。可是一个悔改的人,一个愿意为罪负担责任的人,他回到主人那里,就是认罪悔改。「他是我心上的人」,保罗这一点很有趣,他特别加一句,说:他现在回去了,你可得记住,他是我很爱的,你不能再对他不好,或者你再惩治他(治他的罪)。他是我心上的人,你要治他就等于对不起我了。保罗很有趣,他对一个罪人的饶恕,面对一个犯人的悔改,他有多喜乐,他有多认真,多么看重。所以保罗说「他是我心上人」。
 
  后面又说「我本来有意将他留下」,为什么是心上人呢?他也加以解释,我本来要把他留下,「在我为福音所受的捆锁中替你伺候我」,你本来应当伺候我的,我这么老了。他跟腓利门一定有非常的关系,腓利门一定是非常尊敬保罗的,平常保罗住在他家,他是非常尽心伺候他的。「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愿意这样行,」我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让他代替你伺候我,若这不是你的意思,你不认可,我就不勉强。接着就说「叫你的善行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若你甘心乐意,那他留下来对我实在太好了。简单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阿尼西母是个很会服侍人的人,他是个好的奴仆,他把保罗伺候的舒舒服服、周周到到,保罗对他的服侍很满意,说:他是我的心上人。在圣经里说一个不好的仆人对于差他的人来说,就好像是烟熏眼目、醋倒牙。你要是使用一个坏的仆人,他做事总是让你像烟熏了眼一样,会让你落泪不止,你若是用一个不恰当的佣人,他做事会让你像醋倒牙那么难受,说不出来的那种难受。但是这个阿尼西母把保罗伺候得很好,保罗称他为心上人,可见阿尼西母非常会服侍人,把保罗服侍得很好,保罗简直是满意得不得了,可是想留下他又不行。这就是使徒的坚持,是弟兄相交的最高原则,就是无论什么事,不能勉强人,要出于人的甘心和乐意。弟兄姊妹们请记得,这是我们弟兄姊妹们相交的一个最高原则。
 
  比如说在教会服事,作为一个传道人,在教会里有一点点领导的权柄,可是不能对每一个人颐指气使,说:你做这个,你做那个……这样是不行的,我们相交一定要出于对方的甘心和乐意,没有一点勉强,这就是人与人之间自由交往的自然形态。大家出于甘心、出于乐意,没有勉强、没有胁迫,感觉心里头没有什么不舒服,这是弟兄们相交的至高原则。保罗把它表现出来了,所以宁可让阿尼西母回去,并且写了这么一封恳切的信。我们不知道后来腓利门有没有差遣阿尼西母再回到罗马去伺候保罗,可是保罗这样做,给我们留下典范,这是我们查经的时候要明白的。因为保罗在这里说了——「他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在我实在是如此,何况在你呢!这也不拘是按肉体说,是按主说的。」
 
  阿尼西母偷了东西跑了,这样不名誉地离开,然后信主了,被保罗用求情的信送回去,可能阿尼西母回到腓利门那里以后以一个基督徒奴仆的身份帮助主人,如若真的这样,那就好得无比。因为他无论做什么都是从心里作,象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他不是在眼前事奉,乃是真的为主来服侍腓利门。腓利门一家可蒙福了,有这么一个仆人回来,把保罗都服侍得服服帖帖的,那他们家更没话说了。阿尼西母一定是非常会做事的人,做任何事情都非常妥帖,所以腓利门没有失去他,还永远得着他了。得着他以后,还变成一个知心的弟兄,不再是一个奴仆。说实在的,古时候人养奴仆也得提防,因为有的奴仆很野蛮的。在古时候,用奴仆的时候有时还要戴铁链子,不敢把他放开,还有管家管着,要把他关起来,不关的话他会杀人的。现在不用了,一点防备的心也不用了,阿尼西母就在腓利门家里真正地忠心了,因为他是服事主,他服事他的主人。所以这段话是以理向腓利门解说,这叫据理陈述,前一部分(1-7节)是以情,这里是以理(8-16节),通情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