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彼得前书要道略解 第一讲
视频下载
音频下载
繁体PDF下载
简体PDF下载

 

彼得前书要道略解
第一讲
 
 
  我们打开圣经,翻到彼得前书第一章第1节,「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寄居的,
 
彼得初次认识主耶稣
 
  我们先把彼得作一个介绍,然后把这五个地方作一个介绍。彼得原来的名字叫「西门」。我们要注意,在新约圣经里,有九个西门。彼得的原名叫「西门」(约一42),是伯赛大人,是安得烈的哥哥(十二个门徒里,有他们兄弟两人)。那彼得和安得烈都是作什么的呢?打鱼的渔夫。并且,彼得还有一个名称,大概是因为他长得很魁梧,就叫「大渔夫」。他很会打鱼,在打鱼的行业中,可能还是个领袖人物。他最早认识耶稣,是由他弟弟安得烈介绍的。安得烈怎么认识主呢?因为他到施洗约翰那里去受洗,施洗约翰为他介绍说,「在我以后有一位要来的,比我更大,祂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我就是给祂解鞋带也是不配。」(太三11,约一2627)后来,耶稣经过那里,施洗约翰大概就给安得烈介绍祂,说「看哪!这就是背负世人罪孽的 神的羔羊。」(约一29、36)安得烈就跟随了主。他跟随主一段时间以后,就跑回去找他的哥哥,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就是摩西在经上所说的那一位。你来看!」(约一41)彼得就去了。彼得看了耶稣以后,大概彼得这个人也不是很容易相信别人说的话,因为按照圣经上的解释,耶稣的形容枯槁,面貌憔悴(赛五十二14),没有佳形美容(赛五十三2),不是很漂亮、也不是很魁梧,是一个文质彬彬、柔柔和和的人。彼得看了耶稣以后,也不怎么佩服,大概他就回去了。这是在约翰福音第一章所记载的,我们大家查圣经的时候,可以看一看。
 
彼得再次经历主耶稣,就跟随了主
 
  后来,耶稣在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亚海(约六1),在革尼撒勒湖的岸边上向众人讲道。那时候,跟随耶稣的人太多了,耶稣就上船去(路五1~3)。彼得初次见了耶稣以后,没有直接跟随耶稣,而是回家了,又回到他的老行业,打鱼去了;彼得只是认识夫子、认识了耶稣而已。当耶稣到了海边(虽然叫作海,其实是个湖),耶稣要讲道,但因人太多,祂就上了彼得、安得烈的船;到了船上,就请他们把船往外撑一撑,离开岸边。耶稣就在船上,向岸边的大批群众讲道。这是彼得第二次遇见主,主耶稣在他的船上讲道。
 
  这里我们也稍微说一些很有趣的解释。岸上的人太多了,因为耶稣有神迹奇事,看热闹的人很多;因为耶稣说话很有智慧,希利尼人来听智慧话的人也很多,所以,从各地来的人都聚集在海边,以至耶稣没有地方可站。海边是一个坡形地带,越往岸上,地势越高,越往下越低。耶稣只好上船,到船上去向他们讲道。这里还有两个特别要紧的事情,因为兄弟我有这个经验,当人多的时候,在海边,若是风顺的话,不用麦克风,几千人都能听得很清楚。所以,上船,在海上向岸上的人讲道,海风可以把声音带到岸上;这些在岸上的人听道,就能听得很清楚。这也是一个音响学、一个地势特点。在海里、在船上向岸上讲,顺着风讲,就能声闻十里,声音能够传得很远很远,并且很清晰,讲的人也不会被挤到水里去。像现代的新式建筑都是这样的坡形,越往后越高。有的礼拜堂都是这样,后边的座位越来越高、前边越来越低,讲台在最下边。不过现在藉着音响学,还可以使用麦克风。在没有麦克风的时代,有的人建造会堂,搭一个木制讲台,就在下边放水缸,使声音产生共鸣,可以把声音很清楚地传出去。这是附带说的。耶稣在海上、在船上向岸上的听众讲道。
 
  讲完了,这些人就散了。散了以后,耶稣就对彼得、安得烈说,「你们把船撑开一点,到水深的地方,下网打鱼。」(路五4)因为耶稣用了他们的船,耽误了他们捕鱼的时间,耶稣就给他们一些恩典。这时,彼得就说,「主啊,我打了一整天鱼,都没有打到什么。我是打鱼专家,我是渔夫。现在恐怕什么都没有,不会有鱼的,现在打不到鱼。可是,祢既然说了,我就按照祢说的做。」(路五5)彼得就把船撑到水深的地方,一下网,哇!这一网鱼打上来,拉都拉不动!彼得就有点心里发毛,就知道这位不同!可能在这个时候,他才彻底相信,这位就是弥赛亚,就是那一位将要来的(约一45)。他马上跪下说,「主啊!请祢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路五8)他就知道,自己遇见 神的儿子了。所以,后来耶稣问他,「你说我是谁?」彼得说,「祢是 神的儿子,是要来的基督。」(太十六15~16)彼得真的相信了。这是第二次,主遇见彼得。
 
  这时候,耶稣才向他说,「我要叫你得人如得鱼了。来,跟从我!」彼得就放下网、放下船,放弃了他的打鱼生涯,从此就跟随了主耶稣(路五10~11,可一17~18)。应当说,马可福音第一章和路加福音第五章是一回事,是不同的先后次序。耶稣先讲道,讲完道以后,众人散了,就叫彼得打鱼;打上鱼来以后,这次彼得真正地、进深一步地认识主了。彼得因着打鱼的事,认识了主,就真正地抛弃了他原来的行业,专心跟随主。第一次,当他弟弟安得烈介绍耶稣的时候,他只跟耶稣打了一下招呼,就又回去打鱼了;直到这一次他才真正跟随了主。
 
彼得跟随主过程中的软弱与起伏
 
  到了路加福音第六章,耶稣就拣选十二个门徒——从跟随祂的人中选了十二个人。彼得被拣选了,他是第一个,因为彼得有领袖的才干,他在门徒中就成为首徒(路六13~16)。最后,彼得一直跟随主。当然,当中他也有软弱。当耶稣被捉拿的时候,主耶稣预言他要三次不认主(路廿二34)。结果彼得真在大祭司的院中,对差役、对一个小使女,否认他是耶稣的门徒。但鸡叫的时候,耶稣回头看了他一眼,他就醒悟过来,出去大哭、悔改(路廿二54~62),从此成为主最重用的一个器皿,直到为主殉道。
 
  我们藉着彼得的故事,也可以说,我们跟随主也有起伏。有时候,我们认识了主、听了道,觉得不错,就跟着主;但过一段时间,我们还是作我们的行业,只是承认有这么一位耶稣。直等到我们经历了主的神性、经历了主的权能,我们才服下来,跟随主。等到主拣选我们以后,我们也会在主面前,凭着血气,说大话,「别人都离开祢,我就是为祢死都可以!」就像彼得夸过口一样(路廿二33)。耶稣要到耶路撒冷去受苦,彼得不愿意去、也有胆怯,就说「耶路撒冷人都要把祢打死,都要拿石头打祢,祢还去那里吗?」(约十一8)耶稣因为要钉十字架,祂必须去! 神的羔羊必须在耶路撒冷受审判,代替我们的罪!所以,彼得心不甘、情不愿,当耶稣被捉拿的时候,他就有点抱怨,「不让祢去,祢非去不可!祢还说,『退我后边去吧!你体贴人的意思,不体贴 神的意思。』」(太十六22~23)彼得心里好像还有些埋怨。所以,当耶稣被捉拿的时候,彼得远远地跟着,看祂的结果。当耶稣要被钉十字架、要被处死的时候,他也不敢承认,他知道这事太大了,所以他三次不认主。到鸡叫的时候,耶稣看了他一眼,他才悔悟、才死心塌地地作主的工。
 
  彼得最先认识耶稣是 神的儿子、是 神所设立的基督,就是犹太人所等候的那一位弥赛亚,所以主耶稣把天国的钥匙、开福音门的钥匙,交给他(太十六9)。因此,彼得第一次在五旬节、在耶路撒冷放胆传讲耶稣;这就是使徒行传第二章所描写的,彼得开了犹太人福音的门(徒二14~36)。后来在使徒行传第十章,哥尼流(意大利营的百夫长)家里,开了向外邦人传福音的门。他是第一个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本来犹太人跟外邦人没有来往(徒十28、34~43)。后来在《加拉太书》记载,保罗责备彼得的时候,彼得对外邦人还有一点成见,还随众装假(加二11~14)。由此可以看见,使徒也有软弱。所以,我们信主以后,有时信心软弱,也值得同情。弟兄姊妹们,有时候,我们的信心软弱一点,根据使徒的经历,也是有的。主还是怜悯我们,祂有特别的恩典,可以补救我们的软弱。
 
彼得写《彼得前书》的原因
 
  最后,彼得就在侨民中传福音,没有在耶路撒冷了,他就在刚才我们念的这五个地方——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和庇推尼(彼前一1)。我们看圣经地图(在圣经最后的附录),地中海的边上就是死海,死海和地中海当中有一片陆地,就是从迦南地经过阿拉伯,连到欧洲去的必经之路。我们看地图很清楚,从死海到地中海当中,有一片陆地;这五个地方当初就在这块地的里边。那里有散居的、寄居的犹太人,彼得就在他们中间传道,就是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和庇推尼。彼得对这五个地方很熟悉,就写信到这些地方,因为他去传过道、去建立过教会。
 
  在《使徒行传》前十几章有不少讲到彼得,但后面就一直不讲他,只讲保罗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犹太人拒绝了主耶稣基督。我们知道,到现在的耶路撒冷、现在的以色列国,他们还是不信耶稣;到现在他们的拉比、他们利未族的人,还没有接受主耶稣,可是有一部份人已经偷偷地信了。我就遇见过一个带观光团的向导,他是利未族的人、是希伯来大学宗教学的硕士,他当过戴扬兵团里的营长,打过仗。他的同事有好多在戈兰高地一战中死了。那么,我到以色列去参观、到以色列圣地去考察,他就作了我们这一小组(我们一家五个人)的向导。他对旧约圣经很熟悉,因为他是宗教学的硕士。我曾经跟他谈过,他就认为,现在他们还不能够相信主耶稣。并且他把新约罗马书第十一章第25节举出来,他说,「以色列人是有几分硬心的,你们外邦人反而是有福的,因为福音的门先向你们开了。等你们得救的人数满了,我们全家才能得救。所以,你们真有福气!」这利未族的人居然这样说!当然,我不能说他的名字,但他有这样的观念,他说,「我们有一部分犹太人暗中相信耶稣就是弥赛亚。」因为我跟他说,「你看,你带我们来观光,说『这里是耶稣降生的地方⋯⋯这里是耶稣五饼二鱼给五千人吃饱的地方⋯⋯这里是耶稣复活的地方⋯⋯』你不信耶稣,却这样讲,不是撒谎吗?犹太人不可以撒谎的。」他后来解释,说「说实在的,我作导游,天天带人这样观光,我自己说实在的,是信的,知道我们把耶稣基督钉十字架,惹祸了。可是,这也是 神的预旨,所以福音才临到外邦人。」
 
  所以彼得在当时向犹太人传福音,犹太人非常顽固。到耶路撒冷遭大逼迫以后,雅各被杀(徒十二1~2),他就开始去到这些侨居地传福音,坚固那里的犹太人。因为各地只要有犹太人,就有犹太会堂,他们去讲道很方便。只要是犹太人进了会堂,会说希伯来话,就可以在那里传福音,就有人接待他。大概彼得后来的工作就是在这五个地方。
 
  那么,彼得为什么写这封信呢?这里有很大的原因,就是讲到基督徒要遇见大的试炼(彼前一6~7),「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我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一3~4)。所以,信心需要经过试验,这是圣经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但经过试验以后,信心就比金子更宝贵(彼前一7),这是将来得荣耀的一个必经之路。所以,《彼得前书》就讲到「先受苦难、后得荣耀」,讲到信心必须经过试验,这是彼得写《彼得前书》给我们的主要启示。因此《彼得前书》就讲到苦难和荣耀,这两个息息相关。并且,苦难也是增加我们信心的一个方法,苦难的试炼是增加信心的方法;我们的信心经过试验以后,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我们要达到完全的地步,非经过苦难不可。所以,主藉着彼得说话,把每一个基督徒必须受试验的事,给我们启示出来。巴不得我们也藉着《彼得前书要道略解》,能把彼得所传的信息,正确地、忠实地讲给弟兄姊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