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要道略解
第六十讲
我们打开启示录第十九章,读第11到21节,「我观看,见天开了。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祂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祂的眼睛如火焰,祂头上戴着许多冠冕,又有写着的名字,除了祂自己没有人知道。祂穿着溅了血的衣服,祂的名称为 神之道。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祂。有利剑从祂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国。祂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并要踹全能 神烈怒的酒榨。在祂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写着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我又看见一位天使站在日头中,向天空所飞的鸟大声喊着说:『你们聚集来赴神的大筵席,可以吃君王与将军的肉,壮士与马和骑马者的肉,并一切自主的、为奴的,以及大小人民的肉。』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君王,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要与骑白马的并祂的军兵争战。那兽被擒拿,那在兽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兽印记和拜兽像之人的假先知,也与兽同被擒拿。他们两个就活活地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其余的被骑白马者口中出来的剑杀了。飞鸟都吃饱了他们的肉。」
排座位是关乎「得荣耀」、「得奖赏」的问题
我们在第十九章的前半段就看到天上的婚筵,这也是基督徒最盼望的一件事。关于婚筵,我们再稍微详细地、加深地解释一下,这关系到基督徒得奖赏、得称赞,以及排位置的事。基督徒都很关心这件事——将来谁大谁小。当使徒们还在地上的时候,就争论过这件事。我们看路加福音第廿二章,他们就争论过到底谁大谁小,是怎么个排法、怎么个次序。路加福音第廿二章第24节,「门徒起了争论:他们中间哪一个可算为大。」这是他们的争论。我们知道门徒们争论这件事还不只一次,有好多次。他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到底谁大。他们在路上走着、走着,就争大论小起来。
我们看路加福音第十四章,对婚筵就有所明白了,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路加福音第十四章第7到11节,「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坐。」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我们知道,娶亲的筵席是有排座位的,谁是尊贵,谁就上坐;接着再是普通的客人,一个个排下来⋯⋯每个座位都有一定的排法。我们知道现在的宴会,有时候会提前把名字写好、放在桌上,那就能知道这是谁的座位了。最尊贵的客人都是坐在首位;而最次的就坐在末位上。像国家的宴会也有排座位,比如,国王、王后、总统、副总统⋯⋯他们都有他们的座位。在国宴的时候排座位是有尊卑的,在婚姻的筵席上排座位耶是有尊卑的。所以,圣经里讲到坐席就是分尊卑、排座位。有人问说,将来到天上也有吗?有!弟兄姊妹们,这就是基督徒努力的地方。得救恩不需要努力;但得荣耀就需要努力,好像比赛得奖牌一样。圣经里也用得奖牌来形容将来基督徒在主面前得奖赏。圣经里说,「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林前九24)。在一组赛跑的人里,只有一个得奖赏。所以,在圣经里有诸长子所共聚的总会(来十二23)。在一个时代中,我们若好好地跑,向着标竿直跑,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就能得 神从上面召我们来得的奖赏(腓三13~14)。所以,排座位是得奖赏的问题。
「得救恩」与「得荣耀」、「得奖赏」的区别
我再详细地来说一说。基督徒信主「得救恩」,这只是第一个得着。我们读提摩太后书第二章第10节,这里有两个「得着」,保罗说,「所以我为选民凡事忍耐,叫他们也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和永远的荣耀。」这里的「和」字就把「得救恩」跟「得荣耀」分开了,所以在基督的真理里,前半段叫作「得救恩」;后半段叫作「得荣耀」。得救恩是白得的,只要信就可以得着。所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 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二8~9)所以,基督徒前半个「得」是白得的,叫作「白得洪恩」。
第二个「得荣耀」就不是了,你要竭力追求。我们把《腓立比书》的这段话念一下,大家就晓得了。保罗把这个「得」说得非常清楚。我们看腓立比书第三章第12节,「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小字的翻译更好——『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第一个得救,我们已经得着了。保罗说这话的时候不是说他没有得救,他已经得着救恩了。他不光得了救恩;他还得了一个职分,就是要作使徒去传救恩。在这里他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他已经得着救恩了,他还要得什么呢?下面他就接着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他还没得着),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这里就说得很清楚他要得什么) 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3)所以,得救恩是白得的;但得奖赏不是,得奖赏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竭力追求。保罗也鼓励我们要这样作,「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腓三15)。
所以,每个基督徒都应当知道,我们已经得着救恩了,但还没有「得奖赏」。因为那奖赏是在天上,就是启示录第十九章所描写的排座位。当你赴婚姻的筵席,你是坐上座、坐首座吗?当初使徒们争来争去都是没有用的;你必须要把当跑的路都跑完了,你要向着标竿直跑。你到什么时候才能得着呢?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第四章就说他得着了。我们看提摩太后书第四章,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得着奖赏、得着天上的荣耀呢?在保罗写《提摩太后书》时候,是他快被浇奠、他要为主殉道了。在他离开世界以前,他知道了。我们看提摩太后书第四章第5节,「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我们注意第6节,「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保罗快要离开世界了。在他被杀头之前,他就懂了、知道了。他说什么呢?「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在他写《腓立比书》的时候,他是竭力地追求,向着标竿直跑,那时候他还在带劲地跑着;等到他快要离开世界了,他就知道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提后四7~8)
如何得奖赏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圣经里,保罗一直用到一个比喻。因为保罗出生在大数,隶属罗马管制,他也是罗马籍的公民。大数的附近就是雅典,而雅典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所以,保罗小时候就很热衷于看运动比赛,他对于这件事也很清楚。那时候比赛的项目也不多,只有几项。我们可以看看保罗所提到的这几个项目,在提摩太后书第二章和哥林多前书第九章都有提到,他常常以此来勉励人。我们先看哥林多前书第九章提到的这几件,第24节,「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这是在场上赛跑。第25节,「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在场上较力(摔跤),这是第二个项目。第三个项目就是斗拳,在第26节,「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
另外还有一个项目就是比武,武士要拿武器比武。我们看提摩太后书第二章第4节,「凡在军中当兵的,不将世务缠身,好叫那招他当兵的人喜悦。(第5节就说)人若在场上比武,非按规矩,就不能得冠冕。」(提后二4~5)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见古代的武士比武,他们一手拿着盾牌,另一手拿着宝剑。我们读《以弗所书》的时候,保罗也说到基督徒要穿戴全副的军装,戴上救恩的头盔,束上真理的腰带,手里要拿着藤牌和圣灵的宝剑(弗六13~17)。他所描写的就是当初比武所穿的那一套装束,比武的时候要戴头盔,要有藤牌遮胸,要有盔甲保护身体;然后再拿着剑对砍,你砍我一下、我砍你一下,有时候还要拿藤牌来挡一下(藤牌不是藤制的,有时候是铁制的盾牌),如果剑把藤牌打掉了,就只能用剑互相斗起来。最后谁先没力气、先没劲儿了,对手就拿着剑刺在他身上、或者直接把杀他了。这样,他就失败了。这叫斗剑。所以那时候,奥林匹克运动会大概有这四个项目,一个是赛跑,一个是较力(摔跤),一个是斗拳(打拳),还有一个就是比武。那时候,竞赛类的项目只有赛跑一项,其它都是比较笨重的。保罗就说,「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提后四7)。他常常用比赛来作比喻。
何时得奖赏
但当他跑尽的时候,还不能得奖赏,要等到大家一起得。保罗在《希伯来书》里就把这种运动会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我们看希伯来书第十一章就说到最后得奖赏的事,我们读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第39到40节,「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因为 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第十二章「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 神宝座的右边。」(来十二1~2)这一段就描写观看运动会。在场上比赛的,无论是比武也好、是斗拳也好、是较力也好⋯⋯大家都上场去比赛;等比赛完了,有胜利的、有失败的。但得胜的也不能马上拿奖赏。为什么呢?下面就说,「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来十二1)。所以,我们就知道有好多人都比完了,但他们现在就在比赛的竞技场里、在看台上观看。并且,观众也越来越多了,为什么呢?古时候的基督徒已经到了天上,他们现在都在乐园里围绕着我们,观看我们这些正在比赛的人。
我们在地上也在赛跑、也在较力、也在斗拳、也在比武;我们也在地上作这些项目。他们已经比过了,就坐在看台上等。等什么呢?等大会闭幕。等到大会闭幕了,宣告比赛都结束了,各人就要得奖赏。「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来十一39)因为大家都必须要复活、得着灵性的身体。那时候,大家在天上、在荣耀里集中到一起,才真正宣布第一名是谁、第二名是谁⋯⋯谁要得什么奖赏⋯⋯我们再看彼得前书第一章就说明,那是在什么时候呢?我们看彼得前书第一章第7节,「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就是主耶稣再来把我们提去,也就是羔羊婚娶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所以,要等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而我们就在等这件事。我们再看彼得前书第一章第13到14节,「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就是奖赏)。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所以,我们要等主耶稣显现、等主耶稣再来。
先是天上的奖赏、后是地上的审判
我们知道,当主耶稣再来的时候是先降到空中、把我们这些人提走。从启示录第四章说「你上到这里来」开始(启四1),我们先看见宝座(第四章、第五章),然后在第七章就有无数的群众身穿白衣、手摇棕树枝在那里唱歌;到了第十一章就有金苇子赐给约翰,我们都要照着 神的标准被测量;到了第十四章,凡被选上的人就可以进入「十四万四千」的行列中;到了第十五章,又有一批人从大灾难中得救,都站在玻璃海上;到了第十九章就是排座位、坐席的时候了,真正的奖赏、评判开始出结果了,尊贵的就坐在最前边,也有坐在后边的。弟兄姊妹们,我把这个过程、把这些圣经都结合起来说一说,您就可以看得很明白,我们将来到天上的画面就是这样的,就是把天上的事都一幕一幕地给我们演出来、画出来了。等天上的奖赏完了、天上的位子都排完了,到了第廿章、第廿一章就不再提这事了。第廿章只说到有很多人坐在宝座、与基督一同作王了。第廿一章就提到将来的四幅图画,等到了第廿一章我们要再说天上的光景,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在启示录第十九章的后半段,当天上的奖赏完了,天开了,耶稣基督就从天上带着使者来刑罚、来审判这个地。那时候,耶稣的情形就不同了、就不再是羔羊了。祂骑着白马,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启十九16),祂是 神的道(启十九13),祂要用道来审判地,「祂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祂的眼睛如火焰,祂头上戴着许多冠冕」(启十九11~12),「有利剑从祂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国。祂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并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榨。」(启十九15)
圣经里说到 神的「怒」分为五个等级,第一叫「怒气」,就是发怒了;第二叫「忿怒」;第三叫「大怒」;第四叫「震怒」;第五叫「烈怒」。所以,圣经里用的词句很特别。第一是「怒气」,就是有一点儿生气了;然后是「忿怒」,就是气忿忿的了;然后就「大怒」、「震怒」、「烈怒」。所以到了第十九章,我们就看见 神的烈怒。 神忍无可忍、不再宽容了, 神全部都要审判,绝对要刑罚、要报应。这世界上的人不悔改他们所行的,为自己积蓄忿怒,越积越多、越积越多;到最后, 神大怒、震怒,直到烈怒,就再也不能躲避了。圣经很清楚地描写主耶稣要踹 神烈怒的酒榨,到最后主耶稣要施行审判。等天上的事都完了,祂就要降到地上来。
这个过程说得很清楚, 神先把得救的人提走,让那些得奖赏的人先到天上去;然后再下来刑罚地。我们看马太福音第廿五章就说得很清楚,这里有一个次序,先是把人召到天上去,然后再发兵刑罚那些不接待祂的人。我们大家要明白这个过程,我们看马太福音第廿五章第1到13节就描写新郎来了,我们若预备好灯和油,当天门开的时候就把我们提去了。第14到30节就说到是算账的事,我们到了天上、到了空中, 神就要和你算账、结账,看你的银子赚了多少。等结完了账、排好了座位,天上的事都完了,第31到46节,主就回来、在地上施行审判,分别绵羊、山羊。所以,我们就明白,第一是被提,第二是算账(算账就是定座位),最后就是审判。
路加福音第十七章也说到这个次序(也就是启示录第十九章所描写的)。等我们都进了方舟以后(路十七27)、等罗得出了所多玛以后,路加福音第十七章第29到30节,「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我们先被提到空中,然后地上就要开始刑罚了。所以,人子骑着白马跟那些邪灵的组合争战。我们还要把这个内容再查一次,我们今天就先结束在这里。我们先要把天上的事弄清楚了,然后再说到地上所发生的事,因为当地上发生这些事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