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要道略解
第五十五讲
我们读启示录第十七章第7到18节,「天使对我说:『你为什么希奇呢?我要将这女人和驮着她的那七头十角兽的奥秘告诉你。你所看见的兽,先前有、如今没有,将要从无底坑里上来,又要归于沉沦。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见先前有、如今没有、以后再有的兽,就必希奇。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那七头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又是七位王;五位已经倾倒了,一位还在,一位还没有来到;他来的时候,必须暂时存留。那先前有、如今没有的兽,就是第八位,他也和那七位同列,并且归于沉沦。你所看见的那十角就是十王,他们还没有得国,但他们一时之间要和兽同得权柄,与王一样。他们同心合意将自己的能力权柄给那兽。他们与羔羊争战,羔羊必胜过他们,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同着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选、有忠心的,也必得胜。』天使又对我说:『你所看见那淫妇坐的众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国、多方。你所看见的那十角与兽必恨这淫妇,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将她烧尽。因为 神使诸王同心合意,遵行祂的旨意,把自己的国给那兽,直等到 神的话都应验了。你所看见的那女人就是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
「大淫妇」与「众水」的解释
在《启示录》里有很多自发的解释,比如,「奥秘哉!大巴比伦」(启十七5),是指一个女人。但这女人是什么呢?我们看启示录第十七章第18节,「你所看见的那女人就是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这女人是一个大城,所以她叫巴比伦。巴比伦是地上最大的城、也是造巴别塔的地方,那时的人要使塔顶通天,传扬他们的名字,好把众民都联合起来(创十一4),所以,这女人是坐在众水之上的。我们看第十七章第1节,「拿着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来对我说:『你到这里来,我将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众水又是指什么呢?我们看第十七章第15节,「天使又对我说:『你所看见那淫妇坐在众水,(圣经就解释了众水是什么)就是多民、多人、多国、多方。』」这女人(这大淫妇)是坐在全世界所有的人身上的,也就是说,这巴比伦大城是管辖多国、多民、多人、多方的,这城可以号召全世界的人。
「七头十角兽」的解释
这女人骑在七头十角兽上(启十七3),关于「七头十角兽」,我们知道兽是指一个国。启示录第十六章第10节,「第五位天使把碗倒在兽的座位上,兽的国就黑暗了⋯⋯」兽是指一个联合的国度。这联合的国度是七个头、十个角。我们读第十七章第9节,「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那七头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这女人骑在七头十角兽上,七头十角兽驮着这女人,所以,这女人(这大淫妇)是一切淫乱行为、一切抵挡 神的总会,她骑在七头十角兽上。七头是指什么呢?这里也有解释就是七个王,「所坐的七座山,又是七位王;五位已经倾倒了,一位还在,一位还没有来到」(启十七10)那么,「那先前有、如今没有的兽,就是第八位(就是那个兽),牠也和那七位同列,并且归于沉沦。」(启十七11)角又是指什么呢?这里也有说明,第十七章第12节,「你所看见的那十角就是十王,他们还没有得国,但他们一时之间要和兽同得权柄,与王一样。」所以,七头十角都是指着王说的。
在古时候,头就是指首领。我们中国古时候就有这些故事,比如,我要提到纪晓岚的故事,清朝的时候,纪晓岚在宫廷里是大学士,奉命编纂「四库全书」。干隆给了他很重的责任。当夏天,他在宫里、在内阁院中编纂的时候,因为那时候没有电扇、也没有冷气,纪晓岚又是一个胖子,所以他在那里编纂书、写东西的时候就很闷热、热得不得了。北京城到了夏天,真是热得不得了!所以他就脱了衣服、光着膀子在那里写。当他正写得高兴的时候,忽然间干隆来了,太监告诉他说,「圣上来了。」这可不得了了,他该怎么办呢?他没穿衣服,就赶快钻到桌子底下。古时候的桌子有八仙桌,上边都有帷子、有帘儿。他就钻到里边,也不敢动。干隆来了,知道纪晓岚钻到里头去了,就故意走一走,走到门口、再慢慢走回来,就站在那里等。纪晓岚又是一个大近视眼,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好的近视眼镜,他就从帘子里探出头来,对太监说(因为太监在那里伺候他),「老头子走了没有?」结果皇帝「喀」地这么一咳嗽,纪晓岚想这下糟糕了,他知道皇帝还在那里,就赶快出来,跪在地上磕头,说「圣上,天气太热,臣子失态。」失态的意思就是他把衣服脱了,这是不像样的。但干隆很喜欢他,就说「好了,你起来,穿上衣服吧。」等他穿好衣服,皇帝又问他说,「老头子是什么意思?」他咚地又跪下来,说「『老』就是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万岁可以称之为『老』。『头』就是万万人之上,是作万万人之上的头,『子』就是天子、是天之子也。」他这么一解释,干隆就哈哈大笑了、就算了。后来还派了太监给他扇扇子。
我们知道「头」也是头目的意思,古时候的酋长都叫头目。七个头就是七个王、七个领袖。在民主制度的国家就叫领袖,在君主制度的国家就叫王。那么,角就是有权柄的、能够抵人的。尤其在古代的欧洲,像瑞典、挪威⋯⋯这些地方都有海盗,他们头上所戴的帽子都装着两个角、两个牛角。甚至在他们的盔甲上也是这样,当打仗的时候,不仅很威风,还可以抵触人。所以在欧洲,他们一看就懂得角的意思。所以,七头十角是指着领袖、指着王说的。现在欧洲的情形也差不多就是如此。我们知道当罗马帝国分裂的时候(就是《但以理书》中描写的大像的两条腿〔但二32〕),就有东罗马、西罗马。那半铁半泥的十个脚趾头(但二41~43),就是指专制的君王制度和民主制度。所以,后来罗马就有了总统竟选这类的民主制度,还有世袭王权的专制制度(现在称之为「代议制」)。到了末后的日期,欧洲就要出来一个兽,是「先前有」,就是指着巴比伦、波斯、玛代,希腊、罗马;「如今没有」,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里,这些国家都分崩离析、各成各的了。但到了最后,他们又要组合起来。他们分开这么多年,又要组织起来。弟兄姊妹们,他们现在正在组合,七个头加上十个角,他们要组合成一个大东西。
「大淫妇」要与「七头十角兽」相互联合
不过,我们看见现在有一个左右世界政治的力量,正好也有七头。这七头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个进步的工业国家,美国也包含在内、日本也包含在内,他们常常开会。但这七个国家不是这里所说的「七头」。有人说这兽是从欧洲出来的(启十三1)。但大淫妇是「坐在众水之上的」(启十七1),因此也包含了全世界的性质,「那淫妇坐的众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国、多方」(启十七15)。那么,「七座山」就代表七个最有力量的、不可动摇的势力,同时「七座山」就是七个王(启十七9~10)。我们在这里,就看得很清楚。另外,还有十个王(启十七12),这十个王加起来,就是一个联合的国度。兽的国是一个联合的国度,有七个山,就是七个王;再加上十个角,就是十个权柄,好像王一样能够号召人(角是用来吹的,可以号召人)。
这一个组合就被大淫妇所控制,大淫妇就骑在牠身上的,也就是说,宗教的力量靠着政治的力量,两者联合起来就使她越来越有权柄。这大淫妇与地上的君王行淫(启十七2),他们作了很多的交易。本来宗教是不应当与政治联合的,但在这大淫妇的工作里,政治利用了宗教、宗教也利用了政治,就是宗教利用政治来扩展她的权柄,政治利用宗教来控制人民的思想。这种结合就是将来大淫妇要坐在众水上、骑着七头十角兽上。她「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乱的污秽。在她额上有名写着说:『奥秘哉!大巴比伦』」(启十七4~5)。她也杀害基督徒,「喝醉了圣徒的血和为耶稣作见证之人的血」(启十七6)。我们说过,异教裁判所曾杀了很多真正信主的人。宗教利用政治、政治利用宗教,他们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奥秘哉!大巴比伦」。大淫妇骑在七头十角兽上,就是这样的一个组合。
「七头十角兽」要将「大淫妇」灭尽
但后来,宗教跟政治力量会反目,我们看第十七章第16节就有一个说明,「你所看见的那十角与兽必恨这淫妇,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将她烧尽。」所以到最后,政治力量要反宗教,要把宗教势力都解决掉了。我们在这里就看见,宗教想利用政治,但政治领袖忽然间就翻脸不认这个宗教了,会倒过来把她歼灭掉。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情形,像汉武帝、秦始皇⋯⋯都是用这种法子。起头的时候就用假的神鬼之说来控制人民,等后来他们的权柄大了,就把宗教铲除了。在历史上这些故事屡见不鲜。将来到了最后也有这样的一幕,不过那时候,我们基督徒已经不在地上了。那时候,我们已经在天上了,我们是从天上往地下看这些必然要发生的事。那么,「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启七十8),都要希奇,并要跟随、崇拜这个兽(就是大的国度、大的城)和大淫妇(就是淫乱的宗教)。他们要联合起来,把多国、多名、多方、多人都弄到一起。最后,这兽要反过来,政治力量要拆毁宗教力量,这就是启示录第十七章第16节所说的。
谁是蒙召、被选、有忠心的?
其中还有一件事情,我们要注意,就是第十七章第13节,「他们同心合意将自己的能力权柄给那兽(就是一个政治的组织、一个兽性的国度,就是七个头、十个角组合起来的兽,并且牠还有像、有名号,牠的名号就是六六六)。他们与羔羊争战(他们是敌基督的,要把羔羊的影响力从世上、从他们眼前彻底拆毁),羔羊必胜过他们(主耶稣看起来好像羔羊一样软弱,但祂一定要得胜,这是 神所命定的;基督徒虽然看起来也是软弱的小羊羔,是被人欺负、被人杀的,如同将宰的羔羊落在剪羊毛人的手下任人欺负,但最后也要得胜),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同着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选,有忠心的,也必得胜。」(启十七13~14)
弟兄姊妹们,这里加上了一个「被选」,将来与羔羊一同得胜、一同作王的,是被选的。第一是蒙召。「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廿二14),选上是特别的、是选了又选。我们曾经查过,在圣经里,「选」有五个步骤,是选了又选, 神先召大批的人来,然后再从所召来的人里慢慢地选。启示录第七章第9节就说到,有无数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的人,那是被召的。但被选的就要经过启示录第十一章的丈量、度量,要用金苇子当尺、当丈来量(启十一1)。等量过以后,就产生了启示录第十四章的「十四万四千人」(启十四1)。这十四万四千是从无数人中经过衡量,才选出来的。所以,「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在历世历代这么多的基督徒里,神只选一批人。这批人要与羔羊一同站在天上的耶路撒冷,就是永生 神的城邑。他们是诸长子所共聚的总会,他们是大有尊荣、权力超众、居首位的,他们的额上有 神和羔羊的名字,他们要作王,直到永远;这就是被选的。所以,圣经里说「是蒙召、被选、有忠心的」。
从蒙召的人中,要选出一批特别有忠心的。这些人是至死忠心、跟随羔羊的。「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跟随祂」(启十四4)。我们知道,这些能够跟随主的人,都是舍己的。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九23)所以,能够跟随耶稣、能够有忠心的,也都是能够舍己的。他们不爱惜性命,他们爱主耶稣基督胜过爱父母、妻子、儿女和自己的性命(路十四26),他们撇下一切跟随主(路十四33),这都是有忠心的。所以,被选是有条件的。
假如,你不合乎这些条件,就选不上、也跟随不了。不是主耶稣不要我们作祂的门徒,乃是我们不能作。在圣经里用了三个不能,我们不肯背十字架舍己,我们不肯爱主胜过一切,我们不肯撇下一切。这就是说,不是主不要你,乃是你不能跟随主。那么,这些被选的就与羔羊一同得胜,「也必得胜」(启十七14)。这里「也必得胜」几个字是加上去的,说明这些人一定会得胜的。主耶稣得胜,他们也得胜。这些人也是坐宝座的;所谓得胜就是坐宝座。因为主说,「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祂同坐一般。」(启三21)这些人将来都是坐宝座的。羔羊与兽争战,兽没有得胜,羔羊得胜。将来的争战乃是羔羊得胜。到了第十九章还有特别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