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下载
繁体PDF下载
简体PDF下载
启示录要道略解
第十五讲
 
 
  我们打开圣经启示录第二章,读第8到11节,「你要写信给士每拿教会的使者说,那首先的、末后的死过又活的说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你却是富足的也知道自称是犹太人所说的谤话其实他们不是犹太人乃是撒但一会的人。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生命的冠冕。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士每拿教会是一个受苦、受逼迫的教会
 
  主耶稣在给士每拿教会的信里里,特别自称是首先的、末后的;祂是阿拉法、祂是俄梅戛;祂是初、祂是终;祂创造一切、又包括一切,万有都在祂里面。这位创造宇宙万有的主曾经道成肉身来到地上,祂藉着死败坏了那掌死权的,祂死过又活了。祂为什么用这样的称呼,来向士每拿教会说话呢?因为士每拿教会是一个受苦的教会;「士每拿」原文的意思就是「没药」、就是苦的味道。士每拿教会是受逼迫的。你看第10节说,「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所以,士每拿教会是一个受苦的教会、是一个受患难的教会、是一个被试炼的教会、是一个被人下在监里的教会。
 
  士每拿教会在物质生活方面也是非常贫穷的,可灵性却非常富足。这就描写并预表了主后一百年到三百一十六年之间,也就是使徒时代以后的教会光景。所以,论到「现在的」(启一19)就是这七个教会所代表的,也就是教会在地上出现的七个阶段。士每拿教会就是代表主后一百年以后、罗马十次大逼迫时期的教会。这里说,「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生命的冠冕」(启二10)。士每拿教会是一个受苦的教会、是一个在大患难中遭受十次大逼迫的教会。
 
  这在历史上也都是很清楚的,直到主后三百一十六年逼迫才有所停止。为什么到那个年头呢?因为罗马的一个凯撒(一个皇帝),叫作君士坦丁,在主后三百一十六年信了主。他统一了罗马、得到了地权、作了凯撒。从那以后,教会的逼迫就越来越少了。并且,他还下旨明令基督教是罗马的国教,这样一来,教会就不再受逼迫了,这就是教会历史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查考《启示录》的时候,主耶稣说,「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启一19)这「现在的」就是第二章、第三章里七个教会所代表的。
 
  为什么说这是「现在的事」呢?难道世界上其它的历史,我们就不管了吗?因为在 神的眼中,这就进入了「外邦人的日期」。教会在外邦人中是 神所最为看重的,这段时间就叫「外邦人的日期」,也就是福音向外邦人传开、是外邦教会发展的阶段,所以叫作「现在的事」。关于「所看见的」事,就是约翰在拔摩海岛上所看见的基督的七个荣耀。那么,论到「将来必成的事」,到了第四章才开始说到天上、地上、地底下,所演变、所发生的事。我们现在查考第二章、第三章还是根据「现在的事」。在历史的过渡中,外邦人的日期开始了, 神从外邦人中选取教会。
 
患难、逼迫中至死忠心
 
  教会跟世界是什么关系呢?在主后一百年到三百一十六年之间是教会受逼迫的时代、有十次的大逼迫,直到君士坦丁信了主。所以,这段时间是以士每拿教会的光景来作代表的。主说,「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启一17~18,启二8)对于受苦的人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启示,因此,底下又说,「你务要至死忠心」(启二10)。因为主耶稣是死过又活的,所以死对于我们没有什么可怕的。主说,「我就是生命,我就是复活。」「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活。」(约十一25)祂这样宣告就是鼓励我们不要怕死,即便在那样的时代中,也不必怕死。所以,在当时有大逼迫的时候,那些弟兄姊妹们一念了这封信,他们的信心就油然而生,就不怕死、至死忠心。因为主耶稣是首先的、是末后的,是创造万有的、是包括一切的,祂死过又活了。所以,我相信在苦难中的弟兄们一念到这封信,大家就不再怕死了,能够至死忠心,并且还要看到一个荣耀的事实,就是「生命的冠冕」(启二10)。
 
  教会在主后一百年到三百一十六年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受苦,「物质贫穷,灵性富足」。那时候有「自称是犹太人」的(启二9),他们极力逼迫教会,他们不承认拿撒勒人耶稣就是他们的弥赛亚。你读《使徒行传》就可以看到保罗在前面传道,犹太人却一直在后边用种种的法子来攻击、毁谤、抵挡他。自保罗以后,在主后一百年到三百一十六年之间,这样的逼迫仍在延续,世界逼迫教会,犹太人也不承认、也逼迫教会,所以,士每拿教会受了苦难、有十次的大逼迫。虽说是犹太人逼迫、罗马人逼迫,其实都是从撒但来。所以这里说,「其实他们不是犹太人乃是撒但一会的人」(启二9)。撒但就是抵挡主耶稣基督的。撒但就是对头的意思。牠要跟 神作对;凡 神所要作的,牠都要反对、都要破坏,那就是撒但一会的,也就是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弗二2),就是撒但的运动。
 
  所以,当时有十次的大逼迫,教会里有很多弟兄姊妹们殉道。那时候也不能公开聚会,甚至有时他们聚会都要在坟墓里。我曾到罗马看见保罗被杀头的地方,叫作「三泉堂」。据说保罗被杀头的时候,他的头放在一个墩子、一个石柱上,然后侩子手拿着大刀往脖子上一砍,他的头就掉下来了,并且还在地上跳了三跳,那么每次跳到的地点就冒出一股泉水来。那里还有这幅图画,这是传说,我想不一定是这样的,但那地方就因此起名叫「三泉堂」。另外还有一个图画就是彼得为主倒钉十字架。我在罗马也去看了关保罗的地牢,现在变成了一个小礼拜堂。地牢的洞里还有铁窗子(这铁窗不是当初关保罗的时候所有的),地牢其实就是一个在地下的、很窄小的牢房,也不只关保罗一个人,还有其他的犯人,凡是预备处死的人都关在那里。由此,我们就看见那时候的逼迫是相当剧烈的。
 
  但 神给他们的话却说,「我是首先的、是末后的,是死过又活的。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在这样的光景中、就是在患难逼迫中,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所以,启示录第二章第二段(从第8到11节)就讲到教会受大逼迫的那段历史。
 
物质贫穷,灵性
 
  我们也看到那时的情景与老底嘉教会恰好相反。老底嘉教会就是到了历史的末了,教会富足起来了,各国不抵挡、不逼迫了,甚至很多的国家连君王都信主了,但物质丰富,灵性贫穷。这与初期的教会恰好相反,初期的教会是「物质贫穷,灵性富足」。这在人看和在 神看是不一样的。所以,论到示每拿教会,主说,「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那时候物质是极度贫穷的),你却是富足的(那是指着灵性说的)。」(启二9)今天很多地方就是如此,物质越丰富、灵性越贫穷,就像老底嘉一样。但有的地方物质越贫穷、灵性却越丰富。
 
  我常常遇见好多弟兄姊妹跟我说,「我们要帮助大陆的教会,帮助在那里的教会。」他们认为那里的教会是受逼迫、受限制的。我心里就想,「我们帮不了他们,但他们可以帮助我们。」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物质贫穷,灵性却富足得不得了。我们可以说,在大陆的教会、在过去共产党无神论者控制之下的教会,他们的灵性更富足。他们能够在极度困难中、在危险中仍然坚持他们的信仰,你想他们的灵性该当是多么刚强、多么富足!是不是?
 
  那些在物质方面很富足的地区,礼拜堂盖得金碧辉煌,里边的圣职人员穿得好、吃得好,又有管风琴、钢琴、电子琴,唱起歌来、悠扬悦耳,牧师的年薪也都很高。结果却是物质丰富、灵性贫穷,反而信仰不够坚定。所以,很多西方国家都在卖礼拜堂,没有人来聚会了,特别是年轻人都不来聚会了,因为他们所说的跟他们自己所行的完全相反。反而在极度困难的地方,我曾经到过很多受苦的教会,那些弟兄姊妹们真是信仰坚定,他们为主受过几十年的苦、几十年的磨难,仍然坚持他们的信仰。你想他们的灵性是多么富足!所以,这就成了一个非常奇妙的对比,凡是物质丰富的,灵性就贫穷;凡是物质贫穷的,灵性就丰富。
 
  现在人都说要向钱看、要发展经济,这反而造成了灵性的危机。很多人有了钱,就像所罗门所说的「耶和华是谁呢?」因为他们太有钱了,他们看不上 神、不需要 神。他们的钱就是他们的神,他们认为钱就是一切。所以,在没有钱的地方、困苦的地方,就需要 神。非常有趣,在沿海一带有句俗话就说「有钱看郎中」,人生了病,若有钱就去看医生(郎中就是土医生)。但下半句话又说「没钱找耶稣」,若没有钱要怎么办呢?最好就是找耶稣。因为没有钱看病就只能祷告,他们用信心倚靠耶稣基督无穷生命之大能得医治。所以,在困苦的时候,神迹奇事多得不得了,有许多非常奇妙的事。这是为什么呢?在物质贫穷的时候,灵性就特别富足。可到了老底嘉教会,看似什么都有了、一样都不缺了,其实是贫穷、瞎眼、赤身(启三17)。
 
  今天我们就知道,我们不要怕物质贫穷,这反而会对我们的灵性有益。在圣经哥林多前书第一章也有一段话是值得我们受激励的。我们来看哥林多前书第一章第26到30节,「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 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 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所以,我们若什么都没有,那倒是一个蒙福的法子。因为人穷极了呼天、疼极了叫娘,人若没有患难困苦就不会找 神。今天人吃饱喝足、唱卡拉OK、看电视、跳舞、下饭馆⋯⋯ 神在哪里呢?他们爱宴乐,不爱 神。
 
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示每拿教会是一个受苦的教会,也可以说是代表一个受苦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教会是没药、是给人医治的;人到教会里,能得着安慰。亲爱的弟兄姊妹,第二个士每拿教会是物质贫穷,灵性富足,并且这个教会是不怕死的、是在患难困苦中度过的,有好多人被下监里,「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启二10)。下监不过是试炼的其中一种。我们知道今天收听节目的弟兄姊妹中,有好多都是下过监的。你下过监,你是富足的,你的灵性一定比没有下过监的人富足;你下过监,你是得生命冠冕的。那没有下过监的人,可能连冠冕都看不见,为什么?因为他们在物质的富足中堕落了、远离 神了,所以他们不能够得那么大的奖赏。你在监里是得胜的,你坚持信仰、至死忠心是得胜的,你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这「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启二11),有一个特别的意思。我们来看启示录第廿章第4节,「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见证并为 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活了与基督一同王一千年。」各位你看这里有「几个宝座」,不是全部的,而是少数的。他们这些人「有审判的权」。「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见证并为 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没有拜过兽与兽像」我们以后要讲这个「兽和兽像」,因为有些人根本就是从海里上来的大兽,他们没有人性、而有兽性,他们毁谤在尊位的也不知惧怕(彼后二10),他们就是那从海里出来的大兽。
 
  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印记之人的灵魂(这些没有加入过牠们组织之人的灵魂),他们活了与基督一同千年。」我们再念第6节,「在头一次活有份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这些人就是士每拿教会的)他们必作 神和基督的祭司,并要基督一同王一千年。」这些不受第二次死的害的人,就是作祭司、作君王的人。他们不是普通的基督徒,乃是将来在荣耀里与基督一同作王的人。所以,启示录第二章11节说,「⋯⋯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这里面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要作 神和基督的祭司、要与主一同作王,这就是他们所得的奖赏。
 
  亲爱的弟兄姊妹,士每拿教会是一个受苦的教会,但也是没药、可以医治那些在苦难中伤痛的灵。因为主说祂是首先的,祂是复活的,祂是末后,祂是死过又活的,祂能够让我们得胜,并且要让我们将来与祂一同作祭司、作君王,不受第二次死的害。这是多么大的应许。所以,士每拿教会的这封书信是给那些在苦难中的弟兄姊妹们读的。当他们一读到这封书信,就得了鼓励;当他们一读到主亲自所应许的话,他们就至死忠心,即便要死也不怕。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在这七封书信里,每一封书信都有它的对象,每一封书信都有一个时代的背景,每一封书信都有主在异象中的一个特别启示,每一封书信的名字都有特别的意义。等我们把这七封书信都读完了,我们再作一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