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下载
繁体PDF下载
简体PDF下载
希伯来书要道略解
第四十四讲
 
 
  我们打开圣经,翻到希伯来书第十一章,读第5和6节,「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 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 神喜悦他的明证。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
 
学习信心的功课:由浅入深、由小到大
 
  我们要学习「信」,因为人得为后嗣是因着信、本乎恩;我们是以信为本。一个基督徒必须要好好地学习信心,要在信心的功课上一步一步地学习。这个信很有讲究,像这里第6节就讲到三个信。信心是一个功课,我们要学,还要由浅入深、由小而大。因为信心有深有浅、有不同的程度。刚开始的时候,你是「浅信」;但你一直经历 神,多接触 神、多认识 神,才能够深信。你的信心开始是小的、是「小信」,要慢慢地扩大,当你和 神接触多了,你看见活的见证多了,你的信心就慢慢大了。所以为什么教会要常常有交通聚会、见证聚会呢?弟兄姊妹们常常聚在一起述说 神的恩典,述说他们在生活、生命中经历 神的事,彼此激励,就扩大我们的信心。
 
  所以,一个信徒若一直自己单独偷偷在那里信,就不行,这个信心不能长大,这个信心不能增加。什么原因呢?因为他自己的经历太少了,他能从 神那里得多少呢?但等他到教会里,和众弟兄姊妹们一交通,哇!原来人家的信心比他还大、经历比他还多,他就受了激励。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布道家、有名的传道人,他们来一讲,弟兄姊妹们就进步了。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们的信心很大、他们的经历很深,他们把那更多、更深、更好的见证一提出来,就激励了人的心。所以,希伯来书第十一章这些人的经历,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激励,能够使我们的信心长进。所以,读圣经要好好地读、要读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这样你在信心的方面就会增加。
 
信心的三个步骤:
本于信、以致于信、因信活着
 
  信心要怎么样才能够增长呢?一共有三个步骤,就是第6节所说的,「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信」是得 神喜悦惟一的法子。因为 神是看不见的,可 神是实有的,确实有 神。你怎么能讨这位看不见的 神的喜欢呢?你要用「信」,必须信,「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你没有看见 神,你看不见 神,但你信有 神,并且信得很实在,「⋯⋯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祂是灵、是看不见的,但是确实有的;祂充满万有、无所不在。你若用信心讨了祂的喜悦,就能够得着祂的赏赐。祂能够在冥冥中、在这个看不见的宇宙中运作,藉着各样的环境,使你得帮助。所以,一个基督徒,尤其作 神的儿女(所谓基督徒就是 神的儿女),必须信这位看不见的万灵之父,必须用信心讨祂的喜欢。我们信有 神,且信 神赏赐那讨祂喜悦的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我们要学习这个信心。
 
  信心一共有三个步骤,第一是「本于信」,第二是「以致于信」,第三就是「因信活着」。这是罗马书第一章第17节告诉我们的三个步骤。什么叫「本于信」?「本于信」就是说到 神是信实的。我们知道有一位 神,这位 神一定是信实的。 神不是诡诈的、 神不是返来覆去的, 神一定是宇宙中最信实的。第一个「本于信」就是说到,要信 神是信实的。那么,你就「以致于信」,你就能够把你所有的都交托给祂,这个信是交出去。第一个信是接受进来,你接受了一个事实——就是 神是信实的、 神是不改变的,圣经里说 神是「诚信真实」、 神是绝对可信的; 神比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地、任何物都可信,任何东西都不能跟比 神, 神是最可信的、 神是信实的。既然 神是信实的,我们就可以托付我们的终身,把我们一切所有的都交给祂。这就是「本于信」,「以致于信」。以后就达到一个地步,就是义人必「因信活着」,「因信得生」原文是活着的意思。我们不再自作主张了、不再自己想办法了,我们完全交托给 神了。
 
  我们作个比喻就很容易懂。很多人作了一辈子事,退休了就拿到一笔养老金,也有的地方叫公积金,就是一笔养老的钱、养命的老本。他拿到钱以后,就想着怎么样能让这钱变活,再升点利息,让他每个月能够靠这钱活着。他就想办法打听哪一家银行可靠,他打听来打听去,就打听到一家银行据说很可靠、利息也很高。他就把他的钱拿出十分之一,还不是全部的,假如,有一千万,他就拿一百万,存在那里。存了一、两年以后,他发现利息果然很高,每年到时候就可以拿出那钱来用,这个银行的信用真好!本于银行的信用好,他的信心就增大了,他就拿出一半的钱,把五百万都存进去了。等再过了几年,这个银行还是非常地稳定,照时候给他利息,他就靠这些钱过活。那么,他想了想,这个银行既然这麽可靠、这麽有信用,他「以致于信」,就完全地信了,把他所有的一千万全部都放在这个银行里,他就靠着它活着了,以后不再自己伤脑筋、不再想办法要怎么处理钱了,他把一切养生的都交托了,这就叫「因信活着」。所以,他第一个是「本于信」,本于这家银行的信用可靠;第二个是「以致于信」,他越发对这家银行有信心;他有了信心,就把所有的钱都交托给这家银行,以后就不再自己想办法,他的钱完全交托给银行来替他管理。到了时候,银行就给他利息,他用这些钱来过生活,结果也过得很好,这就叫「因信活着」。这三个步骤就是基督徒要学的。
 
真正的「信」乃是把自己交托给 神、「与 神同行」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 神是灵、是看不见的。基督现在在天上,我们在地上也看不见祂。可是我们「信」,确实有,祂永远活着,坐在宝座上,统管万有。因着这个「信」,你要交托,要把你所有的都交托给你所信的这位 神。今天好多人信,却信得不对劲。怎么叫信得不对劲呢?他信有 神、有菩萨。他没事的时候就不理,但当他有事了,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殿就是供菩萨的地方,等事情急了才来抱佛脚、才来求。这种信是不行的。这不是交托的信,你只是把 神当作一个紧急时候的帮助、把 神当作好像听差的一样,这不是尊敬的法子。真正基督徒的信仰是完全交托。圣经里说,「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十二1)要完全地交托!你信到一个地步,要把你自己一切的,包括你的终身大事、你的一切所有、你的生命、你的生活都交托 神。以后你就「因信活着」,不用自己操心了。所以,一切都不操心又叫什么?叫安息。一个基督徒若要享受安息,必须完全交托。今天好多人不是这样,他不交托,要自己管自己、要凭自己的本事。等自己弄砸锅了、出了毛病了,才来找主说,「主啊,主啊,帮个忙。」主耶稣只是帮个忙,并不是他的主人,主在他身上没有权柄,他还是自己管自己。
 
  今天我们要学一个功课,要把自己完全交托。这叫什么呢?在以诺身上有一个特别的话,后来到了挪亚身上更把这事形容得很清楚,这叫作「与 神同行」。真正的信叫作「与 神同行」,不只是信有 神,乃是把自己交托给 神,与 神同行。「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摩三3)所以,要同心,以 神的心为心。这是真正的信,真正地信到家了。比如,亚伯拉罕信 神使无变有、信 神叫死人复活,他的生命与生活就统统没有问题了,他完全倚靠 神。尤其他到了年九十九岁,身体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经断绝,他还是深信、还是完全地交托,说「 神啊,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凭着我自己,已经老得这样了,我没有办法了,我如同已死。现在一切都在祢手里,祢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才叫真正的信。有些人所谓的「信」是把耶稣基督当作菩萨来信,有事我就找你,没事我就自己来。还有些人信得更滑稽,他好像对 神有点信不来,觉得太小的事,不必麻烦 神;太大的事求 神, 神也不理,因为太大, 神绝对不会答应;那么,不大不小的事,就自己想办法。这样还信什么呢?没有什么可信了。所以,「信」是全然交托。
 
  圣经的「信」字在希腊文里有三个字,一个是阴性的,一个是阳性的,一个是中性的。阴性的就是接受的信,阳性的是交出去的信。我信,我就交给祂;我信,我就接受祂。比如,信耶稣,第一个是接受的意思,我们把耶稣信到心里来。可是接下来,我们要把自己交托给主,让祂作主,把一切事都交托给祂,以后都不再拿回来。今天基督徒很多时候,我们交给主,又拿回来。本来是信祂的,要让祂来帮我们做;结果,后来看看自己有办法,又拿回来了,不理主耶稣了。这种信都是得罪 神的信、都是不讨 神喜悦的信。「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
 
「与 神同行」乃是出死入生、走生命的道路
 
  以诺在那个年代中,就表现出他的信。我们把以诺的故事来看一看,在创世记第五章,这里讲到人类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就说明在那个时代里,只有以诺是信,其他的人都不信。我们从创世记第五章第3节读起,这里读起来很有趣。「亚当活到一百卅岁,生了一个儿子,形像样式和自己相似,就给他起名叫塞特。亚当生塞特之后,又在世八百年,并且生儿养女。亚当共活了九百卅岁就死了。塞特活到一百零五岁,生了以挪士。塞特生以挪士之后,又活了八百零七年,并且生儿养女。塞特共活了九百一十二岁就死了。以挪士活到九十岁,生了该南。以挪士生该南之后,又活了八百一十五年,并且生儿养女。以挪士共活了九百零五岁就死了。」(创五3~11)
 
  我们从这里一个一个地读下去,直到以诺,前面都是千篇一律。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描写人类的生活。人大概就是这样,活了多大岁数就结婚,结婚以后就生儿养女,生儿养女以后,又活了多大岁数就死了。下一个还是一样,虽然活的年岁不相同,有的长、有的短,你看亚当活到九百卅岁,有的九百零五岁,有的九百一十二岁⋯⋯都不相同;但不管你活多大,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死。这是描写人类犯罪以后的一条路,就是「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十四12)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若不信耶稣基督,都是走这条路。不管你生了多少儿女,不管你的事业多发达,有多少钱、有多少产业,到最后就是死了。但是你信了耶稣,就不同了。耶稣说,「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五24)我们信耶稣,就脱离死、进入生命。
 
  我们看底下的故事,以诺就不同了。这篇圣经的记载很有趣味,我们读第19到24节,「雅列生以诺之后,又活了八百年,并且生儿养女。雅列共活了九百六十二岁就死了。以诺活到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后,与 神同行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以诺与 神同行, 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以诺跟别人不同,别人都是生儿养女以后就死了,但他生儿养女以后被 神接去了,不至于见死。我们再回头来看《希伯来书》的记载,说到他不至于见死。第5节,「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 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 神喜悦他的明证。」(来十一5)以诺是被 神接去了。那些人都死了,只有他一个人没死。这叫什么呢?与 神同行就是生命的道路。我们人有两条路,一条是死亡的路,一条是生命的路。说实在的,若耶稣没有来,全世界的人只有一条路就是死路。因为人生下来都要向死里走,最后一定是要死的,死是我们一生最后的结果。古时候的人不甘心,要想办法长生不老、要不死,结果却没有一个人能办到,连秦始皇叫徐福到海外仙岛找长生不老药,最后他也还是死了。所以,圣经告诉我们,人的道路就是死亡的路。耶稣来了,就叫人出死入生,给人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这条又新又活的路乃是引到永生。
 
  弟兄姊妹们,我们所讲的道叫「生命之道」。「生命之道」是引我们进到永生;死不是我们的结果,死只是一个桥梁,我们虽然死了,但可以复活,进到永远里。若不死就不能生,死还是必要的。我们基督徒信了主,一定要与主同死同活,还是要经历死;旧人要死,新人要在里面活起来。每一个基督徒都是走生命的道路,出死入生,跟随耶稣基督。怎么走呢?这里就有些讲究了,要称义、要成圣、要得胜,然后进到荣耀里,永永远远享荣耀,这是生命的道路。所以,以诺「与 神同行」,他就出死入生。圣经里走生命道路的方法就是四个字——「与 神同行」,这就叫生命的道路。你若与世人同行、与你的祖先同行、与魔鬼同行,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死得还很惨呢!死后且有审判,还有阴间、还有火湖、还有地狱,要永永远远受痛苦。所以,以诺「与 神同行」。以诺的名字有个特别的意思,就是「奉献」的意思,他奉献自己。他怎么能够「与 神同行」呢?他把自己献上。我们若想「与 神同行」,必须把自己献上。「与 神同行」的结果呢?就是不至于见死,被 神接到荣耀里。所以,在这个信心伟人的故事里,我们一步一步来看、一步一步来学习。
 
「与 神同行」就是凡 神所吩咐的,都照样行
 
  以诺是我们要学的,以诺的故事就是「与 神同行」。什么叫「与 神同行」呢? 神在天上,我们在地上,我们怎么「与 神同行」呢?圣经里有一个说法,到了创世记第六章挪亚的故事,就把怎么样「与 神同行」的方法说出来了。我们看第六章第22节,「挪亚就这样行。凡 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样行了。」我们今天怎么样能够「与 神同行」呢?那就读圣经,凡 神所吩咐的,你都照样行。 神怎么说,你就怎么办,这就叫「与 神同行」。人怎么说,你怎么办,那叫与人同行;我们现在是「与 神同行」,凡 神所吩咐的,我们都照样行了。比如, 神说,当孝敬父母,你就孝敬父母。无论父母好坏,你都要孝敬,因为这是 神说的。 神说,不要有贪心,你就不要贪心,你自己有的当知足就可以了。 神说,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你千万不要拿 神的名字乱讲,要好好地在 神面前事奉祂、敬拜祂。圣经里还说了很多的话, 神怎么说,你就怎么办,这就叫「与 神同行」,这就是生命的道路。这也是以诺给我们作的见证、挪亚给我们作的见证。以后,我们还要看挪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