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传承(二)
概述诸子百家
我们要再从中国的诸子百家里谈到福音方面的事。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大概可以分作十大家。因为兄弟我当初生病生了七年,在这七年中,前三年就读诸子百家,因为在医院里这个人的身体不能动,就以书籍、小说之类的东西作为消遣,在病床上消磨时光;直到后四年才沉心静气地读圣经。因为我在诸子百家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才到圣经里去找,结果就找到了。我也把我的这个经历作为一个见证。
中国的诸子百家是在先秦,也就是在周朝以后、秦朝以前的这段时间里兴起来的。为什么?因为周道衰微,五霸七雄时期就兴起了许多霸权,大家都在那里争斗。王道衰微,各诸侯国就开始打仗,兵连祸结,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那时候,老百姓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政治、经济、社会都遭受了极大的变化。同时,因着周朝衰微,许多老子曾经管的典籍都四散、都流失了,所以私家讲学的风气非常盛。并且,那时候着述也非常自由,一些有志之士都纷纷兴起、立说着书,一同来革新制度、救民济世。这些人的用意都是好的。当然,其中也有较比消极的、也有较比积极的。
我们把诸子百家的学术总结起来,可以分成十大家。这十家是什么呢?第一就是我们说过的儒家,因为儒家的道理博大精深,很深、很好。第二就是道家,第三是墨家,第四是法家,法家就是注重法律,像商鞅、韩非子、申不害、慎到⋯⋯这些人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此外,还有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那时候还有专门写小说的)、杂家(像《吕氏春秋》,吕不韦召集门客所收录的许多理论、归结起来就形成了杂家)。所以,共有十大家。儒家就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他们的思想都有一个传承。道家是以老子、庄子、杨朱,为道家的传统,像关令尹子也算是道家。另外,墨家就以墨子为代表,像晏子(晏仲)也算在墨家之流。法家有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子这些人为代表,管子(管仲)也属于这一派。名家有惠施、公孙龙、邓析、尹文子为代表。阴阳家有邹衍为其创始人。我们知道纵横家有非常有名的苏秦、张仪,他们的老师叫作鬼谷子。还有专以农业为重的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小说家有宋鈃、虞初、东方朔。杂家就是吕不韦的门下,吕不韦虽然人品不太好,但他收养了很多的门客,就像孟尝君养了许多食客一样。那么,吕不韦底下就有很多的学术之士写了很多东西,最后就弄了一部《吕氏春秋》。杂家的「杂」就是庞杂、复杂的意思,各种杂七杂八的学术兼收并蓄都列入了杂家。
那时候,众说纷纭,许多人都着书立说、提出很多理论来。为什么?因为那时候是乱世,大环境不好、非常混乱。可是许多有志之士得到了一些古代的典籍,大家就各陈其说、自成一派。其中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有兵家,像孙武、孙膑⋯⋯他们后来就成为非常强势的军事学家。还有法家,像商鞅、韩非子、申不害、慎到⋯⋯这些人就跟摩西一样,藉着立法、律法来治事。我们知道,商鞅变法在秦朝的时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古时候的宗法社会崩溃了,周朝时期的井田制度也破坏了,整个社会都变成一种紊乱的状态,没有什么制度可言了。所以,大家要想办法、出主意,要着书立说把社会弄好。
人的顺性与逆性
在这些学术里,我们曾经提到其中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孔子、老子都讲到「道」的问题。老子讲到「道」与宇宙万物的关系;孔子就把「道」带到实用的方面,要让「道」来主宰我们的生活、政治、经济、家庭,所以,他们说的是不一样。不过,这两家联合起来,就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主流。其他的学说除非在乱世、在特殊的情形下,才会发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若想出世,就是道家;若想入世,就是儒家。但这两个都是以「道」为本,都是尊师重道、都是有传承的。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是求道、是讲究道的。甚至有人说,其他各家兴起来的学说也是从「道」里面发挥出来的,有的人得了道的这方面、有的人得了道的那方面⋯⋯大家各取一端,就成为各种的说法。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提到诸子百家呢?这里也有道理。诸子百家都在想办法解决世界、社会、人类的问题。他们所讨论的不过是救人救世的方法。但我们说救人救世的方法在圣经里所提到的是最清楚的,这在圣经里就叫作救世之道、救人之道。《使徒行传》说得很清楚,耶稣来是要救人的。耶稣怎么样来救人救世呢?是怎样的救法呢?我们先说救世:圣经里讲到救世就提到一个基本的原因——人类把顺性的用处变成逆性(罗一26)。
圣经告诉我们, 神造人的时候,人有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肉体。肉体是物质构造的,我们所有的肢体器官都是物质构造的,所以,我们需要物质来补充、来新陈代谢。像我们的骨头是磷酸钙,我们的肌肉是脂肪、是碳水化合物,我们的血液是氧化铁、氯化钠和水(氢二氧一的水)。我们身体的各器官、各部门都是一堆物质,所以我们每天必须从食物里再补充物质,因为我们有消耗、有新陈代谢。肉体是物质构造的,且有五种官能,叫作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五种官能是跟 神所创造的万物接触的。人跟物接触,必须要看、要听、要闻、要尝、要摸,因此,这五个知觉也叫「物觉」。但人里边还有一个东西叫作「自觉」,人有三魂七魄;魂就是思想、感情、意志。我们的魂就是我们的「自觉」。肉体不过是一种外面的生存状态、有一些外在的功能;但我们真正的自我是指着「魂」说的。
比如,我们的肉体可以接触、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闻、可以尝。但里面的自我却各有不同,比如,我们眼睛看红色,大家看起来都是红的,千万人中才有一个色盲,才会看不清楚、把红的看成绿的。绝大多数人的视觉功能都是一样的,眼睛看出来都是红色,但有人就喜爱红色、有人就讨厌红色,有人对红色不甚喜爱、也不太讨厌。像这种反应就是出于自我,是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意志。比如,我们用嘴吃辣的东西,在感官里所感觉到的都是一样的、都是辣的,但有人就喜欢得不得了、觉得越辣越开胃,有人就不喜欢辣、觉得辣是一个坏东西。因为大家的思想、感情、意志不一样,当要花钱买东西的时候,喜欢辣的他就买,不喜欢辣的他打死也不买。这是什么呢?这是自我,这是魂的问题。那么,人与人交往就需要魂。人与人交往不是光用眼睛看颜色就可以了、光用耳朵听声音就可以了、光用鼻子闻味道就可以了,或者用舌头尝一尝、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我们要怎么样互相接触呢?用「自觉」,要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切磋意志。所以,人与人交往是在魂里面彼此沟通。假如,思想沟通了、感情交流了、志同道合了,我们就生死之交、就是好朋友。假如,思想不能沟通、感情不能交流、志不同道不合,就会打起来、成为仇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靠着魂。
人里面还有一个灵,灵是什么?是「直觉」。也就是道家常说的那个在我们里面的「真人」,也是儒家讲的「良知」、佛家讲的「真如」,这些都是讲到人头里有一个灵,一灵不昧。所以,人外面的肉体是物质构造的,里面有魂(就是气),再里面就是灵。所以,人有灵、有魂、有肉体。那么,灵是作什么的呢?灵是从 神而来的、是跟 神接触的,因为 神是灵(约四24)。孔子也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孔子说,鬼的灵、神的灵都有,看是看不见、听是听不见,但却体现在万物之中。所以自古以来,人都信神灵。人确实有灵,可后来因着物质文明太进步了,物欲蒙蔽心灵,人的灵就泯灭了、就闭塞了、就被堵死了,所以我们就不能接触灵了。尤其 神的灵创造万物,那正直圣洁的灵,我们不能接触到了。因着人心败坏,反而邪灵都跑到人心里来了。所以,人有肉体能接触物质,人有魂能与他人交往,人有灵来接触 神。
人有「灵性、理性、兽性」,
也就是「神性、人性、物性」
因此,这三个部分就产生三种性情、三个性。肉体就是「物性」;人里面的魂就是「人性」(也叫理性);最里面是「灵性」,灵性是从 神而来的、是为与 神相交的,所以灵性也叫「神性」。人有神性、有人性、有物性;人性就是理性,所以,人是讲理的、是有思想的。「物性」就跟野兽一样, 神所创造的万物都有物性,都是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这就叫物性;物性就是兽性。所以,人有三种性情,「灵性、理性、兽性」,也就是「神性、人性、物性」。
世界的光景:物性大发、人性泯灭
这三种性情按照圣经来说,在人类的始祖亚当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亚当听了魔鬼的话,受了诱惑,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就把他的灵性给堵死了。罪从一人入了世界(罗五12),罪就使人与 神隔绝了;人的灵跟 神接不通了。创世记第六章更说,「人既属乎血气, 神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人里面」(创六3),就不进到人里面与人相交了,就不管人了。为什么呢?因为人「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创六5)。罪进到人的里面,人就把罪一代一代地遗传下来了。罪性就使人跟 神隔绝了, 神的灵不能进到人里面,人也不能与 神相交。但人的肉体还可以与万物相交,人与人之间还可以相交,因为人的肉体还活着、人的魂还活着。只是灵性不进来了、不与人相争了, 神的灵管不住人、也不管人了。因为人不要 神管,人不敬拜 神、也不听神 的话。这却怎么样呢?人就全凭自己,自我管束。
当人自己管自己的时候,他的「理性」却不能胜过「兽性」,也就是「人性」不能胜过「物性」,结果就造成物欲横流。尤其在春秋时代,人已经大大地败坏了,甚至于还有母子通奸、乱伦的事情。在《春秋》里这样的事多得很,那时候连君王帝王治理国家都是很乱的。这叫什么呢?叫作「逆性」。本来「神性、人性、物性」,这样的次序才是顺的; 神管制人,人使用物,这才是顺理成章的。现在却倒过来了,人的灵性泯灭,「物性」大过「人性」、「兽性」强过「理性」,所以天下大乱,整个社会都出问题了。今天的世界也是如此,你看到处都是「物性」大发,物质文明进步,各种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的东西充斥其中,你到百货商场去看一看,没有一个人能不动心。连我这个传道人有时候也会被引诱、去喜欢一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实在做得太美、太好了。所以,人的物欲就越来越高涨。物欲横流,物性大发、兽性大发,什么事都不管了,反正就是要这些好东西。这是肉体的需要。理性也管不住物性,于是人就用偷用抢、巧取豪夺,用各种不法的手段去达到目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以,人都变成野兽了。现在这个世代就是这样。
教育与法律不能救世
古时候的圣贤还忧国忧民,他们对这世界感到很忧伤,他们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就想办法,第一就是提高人性,就是「克己复礼」,就是做教育的工作。所以,孔子后来为要救世,就杏坛设教。他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很多了不起的事。我这里有一段描写孔子的记载,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昌平县人。好古敏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明理乐、善诗书、赞周易、修春秋,上继先圣之大成,下开诸子之先河。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六艺就是御、书、礼、乐、数、射。)所以,孔子在那个时代要救国家,他就提倡教育。
提倡教育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培植人性、提高理性,克己复礼,让人讲仁义道德。甚至他还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他说,救国家一定要有礼义廉耻,若没有这四个东西,国家就亡掉了。所以,他就来做教育工作、来提高人的素质,好克制兽性,这就是孔子的苦心。他的方法就是提高人性、去掉物性,让人远离情欲物欲。可这个方法也不行,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每个人都愿意去学的。连孔子的七十二大弟子里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人的理性不能够提高,要怎么办呢?就有了法家。法家就是申不害、商鞅、慎到。他们说要用刑罚、用法律来克制人的兽性。野兽咬了人,就要把它关起来;制服野兽就要用暴力、用威力。所以,国家要有法律。法律是克制兽性、教育是提高人性,古代大概就是用这两个法子。他们的理论后来都被接纳了,所以,历世历代治国都是用这两个法子,一个是提高教育、一个就是强化法律。
在西方国家,他们就注重法,就是法律提高。所谓「法、理、情」,他们首先注重的是「法」,然后要讲「理」,在外国人中,谁的「理」若胜了,谁就能领首说话;最后才讲到「情」,所以,他们的感情比较淡薄,不是很厚的。到了中国就不同了,中国是「情、理、法」,先讲人情、后讲法律;「理」还要看彼此之间的「情」是怎样的,所以,「情、理、法」就造成一些很顺当的情况。无论如何,教育提高理性、法律克制兽性,这两者并用,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的社会也还是如此。可无论如何都没有解决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现在的交通发达、现在的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更好、更美。人类的智慧更高了,发明出来的东西也更多了,真是美不胜收,你一看都是好东西,所以就引诱人的物性大发,理性管不住物性。
虽然有很多的政治家、道德家,他们也看到现在的世界实在是败坏了,他们也公开演讲、登高呼喊(像在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人)说,「人心不古,江河日下,世风败坏。我们应当怎么样、怎么样⋯⋯」他们也提倡道德重整,想出很多办法、提出很多科目来。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世界太败坏了,我们要想办法来救世。」可他们再怎么说,要讲究道德、提高教育,不可以再这样败坏下去了。其实,他自己的手还在往兜里装;等他回了家,还照样贪污,为什么呢?因为他太太需要买高跟鞋、他太太需要买好衣服,他家里需要穿好的、吃好的、用好的。他的理性虽然告诉他,说「这样不行。我们应当大公无私,应当好好办理政事、好好管理人民。」这是官员的责任,可他的物性在私下里还是照样强得很,他也经不住诱惑,这个也要、那个也要。提高理性的口号还是尽管说,但兽性的需要还是要去满足。所以,他自己也打不过自己,还是要去贪污。虽然他能公开地讲要改变败坏的情形、要改变社会,但他自己还是去满足物性。
因此,培植理性、克制兽性,就是用法律克制兽性、用教育提高理性,这两个方法到现在都不成功。当然,有的地方还稍微好一点,比如,法律严的地方、教育好的地方表面上还好一点,但大部分都败坏了。你看整个世界,举世滔滔,尽是人欲横流。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巧取豪夺。甚至你不能看报纸,若一看就看到世上满了罪恶。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人的物性大发,理性越来越泯灭了。虽然还有一点人性,但等到兽性一发的时候,人性就泯灭了。什么原因呢?最要紧的就是没有「灵性」。
惟有耶稣基督的救世之道才有功效
基督教的方法是什么呢?是恢复人的「神性」。人要重生、得救,人那个已经死在过犯罪恶中的灵,要因着信耶稣基督重新活过来,让人的灵能够跟 神接通、 神与人连结在一起,让从 神而来的属灵的力量、天上的喜乐进入人的心,使人的理性归与 神、顺服 神,以此来克制兽性,就能成功了。所以,一个真正信主的基督徒就不大容易被物质诱惑,他能够脱离情欲的狂浪。这是什么原因呢?灵性复生。
所以,今天我们说诸子百家的法子不是不好,但解决不了最基本的问题。另外一些注重灵性的宗教,要修自己的灵、要逃避世界,说「我们去成仙、去转解,我们去西天成佛。我们不管这个世界了,这个世界太可怕了。」这也不行。所以,基督徒不是出世,而是入世的。他接受耶稣基督复活的大能使他的灵重新活过来,让他在灵里得着力量,能够救世界,能够传福音、帮助别人,这就是「顺性」。「逆性」又变为「顺性」的次序:「神性、人性、物性」。
今天我们就知道福音救人的方法是让人恢复灵性。藉着耶稣复活的大能使你的灵重生,藉着耶稣的宝血(宝血有永远的功效),在永远的灵里把那些堵塞你灵的罪都给你洗掉,这样你的灵就重新活过来了。活过来以后,你的灵就跟 神接通了;接通了以后,你越顺服 神、越爱 神、越常与 神相交,你就能够在灵里喜乐充足。当你与神的交往多了,物欲就能慢慢被控制住了。并且,圣经里说,要治死身体的恶行(罗八13),让罪不能在我们里面再活动了,罪性脱离了、罪行治死了,这就是 神拯救人的法子。
我们感谢主,我们传福音并不是贬低其他的宗教或诸家的学说,我们乃是从探讨里知道人惟有藉着从 神而来的、属灵的能力,才能脱离罪恶。同时,人才能够把世界拯救过来。所以,耶稣基督的福音是「救世之道」。关于救人的部分,我们以后要再说到 神怎么救人、人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整个世界的大局势也是因人而起,但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基于「物性、人性和神性(兽性、理性和灵性)」的颠倒。我们看使徒行传第十三章第25和26节,「约翰将行尽他的程途,说:『你们以为我是谁?我不是基督;只是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我解祂脚上的鞋带也是不配的。』弟兄们,亚伯拉罕的子孙和你们中间敬畏 神的人哪,这救世的道是传给我们的。」这「救世之道」是约翰提出来的。「救世之道」就告诉我们,人类的兽性不是用刑罚、用打、用武力来克制它,因为人的人性已经克制不住兽性了。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你用武力、消灭了多少人才够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的「灵性」复甦。灵重新活过来,让「灵性」跟「人性」结合, 神人合一,然后来克制兽性,使兽性没有法子发出来。人不能用理性控制自己,因为这个世界的环境越来越适于兽性大发。现在你看,我说人的兽性大发实在是不稀奇的,甚至举目皆是,人在街上就变成野兽了、就随便咬人了。人就是要用不法的行为来夺取他所需要的。一切的礼数都没有了,理性不起作用了,不能克己复礼了,不能克制兽性了,那怎么办呢?所以必须恢复「神性」。
当他有了「神性」(能与 神接触),当他心里有了 神,他眼中才有人,他才能尊敬别人。然后,他可以以 神为乐,可以在灵里取得非物质的喜乐,他就不必孜孜营营地去追求物质了,不必大发兽性了。这就叫「救世之法」。兄弟我自从明白了这些真理以后,就觉得惟有传耶稣基督的救恩才有办法。诸子百家所说这许多的方法都没有用处。所以后来我就一心跟随主,就作一个终生为主宣道的人。真盼望我这样介绍、解释,能够使您也明白一点。我们盼望世界能够改变,我们以后还要详尽地说到「救人之道」—— 神怎样救人、祂用什么方法、人在哪些方面需要拯救⋯⋯这些还有另外更深的说明,我们留在以后再录。